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开展系列学术讲座
近日,六合彩结果-六合彩结果查询2025 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就“光/电催化能源转化”等专题开展系列学术讲座,共同探讨光/电催化领域面临的难题及未来研究方向。报告会由院长刘忠良教授主持,相关学科教师和研究生50余人参加。
会上,福州大学能源与环境光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汪思波教授为师生作了题为“光驱动碳基小分子催化转化”的学术报告。他阐述半导体光催化剂材料研究价值,通过形貌调控、元素掺杂、异质结构建,实现半导体光催化剂光生电子和空穴的高效利用。
南京理工大学李盎教授作了题为“光催化CO2还原中的微观三传一反过程强化”的学术报告。他从化工过程中的“三传一反”过程引入到光催化CO2还原过程,提出光催化CO2还原过程与化工过程的类似性,并开展形貌调控、助催化剂修饰等研究。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陈勇研究员作了题为“废弃聚酯塑料高值化转化耦合制氢”的学术报告。他诠释电催化剂材料的基本性质,提出利用电催化剂材料对废弃聚酯塑料进行高值化转化,并通过单分子活性位点调控以及电位调控等手段解决废弃聚酯塑料易于过氧化以及选择性调控困难等。
青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唐华教授作了题为“光催化产氢协同有机转化”的学术报告。他针对光催化剂面临的科学问题,提出半导体光催化剂材料在产氢以及有机合成领域的研究价值,开展光电催化协同策略进行高效阴极产氢并耦合阳极高附加值产品制备。
此次系列学术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增强了学院与国内专家的交流,也为学院师生开展科研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文图:王庆节/审核:刘忠良/审校:戴海峰/终审:侯永轶)
报告人简介:汪思波,理学博士,福州大学能源与环境光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福建省高层次人才(A类)、福建省“闽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从事半导体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光催化CO2还原、甲烷转化、乙烷脱氢等研究,共发表SCI论文130余篇,引用16000余次,H因子58,入选2020-2024年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学者”;发表第一/通讯作者论文60余篇,包括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Nat. Commun.、Energy Environ. Sci.、ACS Catal.等;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0余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点项目课题等。
报告人简介:李盎,南京理工大学教授。2012-2018于天津大学巩金龙教授课题组进行硕博连读。2018-2019年于德国马普胶体与界面研究所Markus Antonietti教授处开展博士后研究。2019年通过南理工“青年拔尖人才选聘计划”,进入南理工开展工作。入选 2024年 “全球前2%顶尖被引用科学家”榜单。目前在Angew. Chem. Int. Ed.、J. Am. Chem. Soc.、Nature Commun.、Adv. Mater. 等著名期刊发表文章56篇,他引超过5000次,其中单篇最高他引523次。授权专利6项。做会议邀请报告15次,其中国际会议邀请报告5次。
报告人简介:陈勇,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光催化太阳能转化与废旧塑料化学回收利用研究。在Angew. Chem. Int. Ed. (18篇)、J. Am. Chem. Soc. (1篇)、Nature Commun. (1篇)、Adv. Mater. (3篇)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69篇,被国内外同行引用10000余次,h指数57;已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3项。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课题、中科院战略先导专项子课题、香港裘搓基金会项目10余项。现任中国感光学会青年理事、光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光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Chinese Chemical Letters》青年编委。2016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2017年被聘为香港大学化学系honorary教授,2023年获中国化学会光化学青年科学家奖。
报告人简介:唐华,青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泰山学者青年特聘专家,江苏省“双创博士”,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21-2022年连续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生科学影响力排行榜”以及全球学者库评出的“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名单”。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其他省市级科研项目共15项,担任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Rare Metals,Ecoenergy等期刊编委或青年编委、多个SCI期刊的特约审稿人。发表SCI论文20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授权18项。
用户登录